Adidas Rose7 测评

聊一聊罗斯7的上脚体验。上脚第一感觉就是这双鞋骚的不行,亮红色的主色调加水晶底,可以再万千双鞋中第一眼就发现他,整个鞋面一体成型,鞋体主要用的是针织面料,外表看上去感觉这个鞋很薄,其实针织面料下面还有填充层,但是有一点不太好的就是加了这个填充层以后,整个鞋子的透气性就大打折扣了,穿上脚以后立马就感觉脚开始出汗了,远不如我之前那双乔31的透气感好。鞋面需要提供支撑的部位用了塑料加固,整个鞋的支撑感还是不错的,因为采用了针织面料的原因,这双鞋巨轻,那在手上的时候几乎都没有什么重量。鞋带部分比较常规,但是鞋带部分有个弊端,这双鞋的鞋带整体偏上,导致穿上脚的时候感觉脚背位置空空的,包裹感不强,总感觉这个鞋穿着穿着就会跑偏,和我之前的乔31比的话,包裹感要差许多,所以建议买的时候买小一码的鞋。最后要重点聊一聊boost的鞋底,Adidas的boost的鞋底和Nike的zoom气垫相比,要偏硬一些,不实战的话几乎感觉不到,但是落地的时候的吸震效果还是不错的,关键是boost的鞋底反应比较快,发力的瞬间就能完成启动,而zoom虽然软,但是总感觉力道的反馈有延迟,而且这双鞋的抓地力极好,穿着这双鞋你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任何动作,他都能提供很好的反馈,和乔31相比,稳定性高了不少。。。

说说aj31

今天打球归来路上,突然想写一写脚下的这双31,网上的说法众说纷纭,也许,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 照片是真的渣,贵在实拍,各位看官凑活看吧,我相信你们已经是眼中无鞋心中有鞋了。 首先说一说为什么买这双鞋。作为一名新晋的正奔向aj坑的小白,最近几年陆续有了几款aj鞋, 大都集中在13代以前,趁着休假回家,突然有了买一双实战鞋的想法。而又因为新欢马刺,喜欢阿尔德里奇 (对,你们没有看错,就是他),顺便喜欢上了他脚下的31。于是等啊等啊,终于在识货上出现了这双鞋, 虽然不是阿德脚下的款式,但是,聊胜于无,买了!! 为什么买这个配色呢?个人大灌篮配色是众多配色中较为低调的配色,黑色编织鞋面,后跟漆皮环绕,是不是还有一点闷骚?水晶底气垫位置颜色加深,反正就是很喜欢啊。最重要一点,是aj11种的草。11都买了,为什么不买双31凑个套装呢 穿了很多年螺丝,下面这款,忘了是几代了,好像是圣诞配色,只记得买鞋的时候,售货员小姐姐骄傲的跟我说:耐克卖样子,阿迪卖科技。眼瞅着当初买这双鞋的阿迪大楼变成了耐克大楼,不禁唏嘘。 作为一款实战鞋来说,除了硬也没毛病,这是根据我的打法,脚踝保护不够到位。这也是我换鞋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下面来重点说一说31。 本人位置:PF/C,打法:中投,内线,突破 4:4:2 1.包裹&支撑 nike飞线科技不需要多说,配合编织鞋面可以说是相辅相成。有的人可能觉得31鞋面软,其实大可不用这样想,我被人踩过很多脚,均没有大碍,可见硬度可以。后跟六块海绵锁紧脚踝,让你没有后顾之忧。本来觉得31low也很好看,但是后跟没有这个海绵,大大降低了我购买的欲望,打内线的朋友,这六块海绵应该能代替一部分护踝了。 因为31代是致敬1的,所以有很多类似的设计,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后跟的设计。大灌篮配色的31由于是漆皮,在感觉上比皮质有更好的支撑性,实战中,后跟部分的支撑可以说没毛病。 2.减震 全掌ZOOM+Flight Speed科技。ZOOM不必多说,已经是经典科技了,这个Flight Speed是指盖在气垫上的一层板子,能够让你下落的力均匀的分布在气垫上,而不至于落到一点,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气垫面积,增加缓震效果,又可以保护气垫,延长使用寿命。相比之下,我的奥运喷和末日泡都有一种深陷气垫的感觉。有的时候,不得不佩服球鞋厂商的巧思。 3.防滑&耐磨(体重88KG) 鞋子在路上的时候才开始翻测评,发现几乎是清一色吐槽不防滑,这和它的鞋底设计有关,抛弃了传统的人字纹,而用渔网纹。仔细观察可以看出,鞋底的气垫部分是高于边缘的,这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鞋子和地面的接触面积。 在一开始的实战过程中,我心中十分忌惮这些,跑起来都小心翼翼,更不要说跑折返的时候了。随着穿这双鞋的时间增长,我发现31的防滑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甚至在我特意急停急转的情况下也没有太多滑动,防滑性能可以说是中上等了。究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几点:1.体重较大,摩擦基数比较大。2.打法偏内线,突破少,幅度也小。3.本人力量不足,技术运用不够到位,而网上测评那些作者,大概都是篮球大神吧。 关于耐磨,大家看图吧 穿了四次,每次实战约两个半小时。个人感觉在内场鞋里面算是不错的了。(对比阿迪的几款BOOST篮球鞋 4.总结 aj31无论是在用料,做工,性能上面来说都是一双顶级的实战鞋。它没有明确的位置感,康利穿,杰夫格林穿,阿德和卡哇伊也穿,可见其适应性有多强。至于其多被人吐槽的溜冰鞋特性,我暂时没有穿出来。 如果你像我一样,不是过于依赖突破且体重较大的话,这双鞋还是非常适合的。对于体重较小的朋友,这双鞋优秀的缓震可能是个累赘,一双贴地感好的鞋子(比如欧文3)夜袭会适合你。 所幸没有先看测评,否则我一定会犹豫要不要买,但是话又说回来,在商场试过之后就会买吗?你大概是试不出那些只有在实战中才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吧? 年轻嘛,总能容得下我们的错误,总能让我们有时间去尝试,也总能有时间让我们去改正。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去想,不敢去做,在一些不够负责任话面前停下脚步,在一片望不到头的浓雾面前迷失了路,这些,都是可悲的事情。 扯远了,AJ31是一双好鞋。 补充 尺码建议:本人nike鞋压马路都是45号,实战鞋因为要穿毛巾袜,所以都要大半码,31也不例外。 补充 关于性价比的一点想法:何为性价比?字面意义上来看,无非是性能和价格的比,价格能够量化,性能呢?恐怕就是因人而异了。那么如何定义一双球鞋的性价比?我想谁都不会给个准确答案吧。我们说一双球鞋性价比高,无非是它满足了我们运动的基本需求(有时可能还超出预期一点点)的同时价格低廉。符合这些要求的,就要属国产球鞋了,我自己就有一双李宁的韦德之道全城5,专门用来打室外。说实话,这双鞋的缓震十分让我吃惊,启动的时候软而不陷,还保持着不错的贴地感。在这个价位里面,可以算是翘楚了。 可是在一场实战之后,我的大拇指经常会淤青,而鞋子尺码没有问题,也穿了篮球袜,究其原因,是因为这鞋前掌略宽,包裹性不好,导致高速运动下(其实我也跑不了多快,只是相对)急停,脚掌的滑动较大,加上脚尖部分的鞋面面料太软,无法有一个强力的保护。以上这些问题,我穿31从未遇到过,当然,不能因此否定全城5,毕竟价格在那摆着。 我想说的是,性价比这个词在中国已经泛滥,如果你想认真练球,努力提升技术,一定要对"性价比"的鞋子略作考虑。有的时候,球鞋的一点点不适,小则影响技术动作,大则导致伤病。买一双不那么"实惠"的球鞋,也许是个好的选择。

说一说李宁韦德全城5

1.外观 个人认为韦德系列全系的鞋子颜值都不低,全城应该是最接近正代的外观。鞋头的“DWADE”亮明身份,鞋舌上的Logo也简洁大方,另外还有多种配色可供选择,抛开实战,买来压马路也是不错的选择。 2.包裹&支撑 作为一双不到300元的实战鞋,全城5的包裹显得简单粗暴,半掌内靴,前掌的鞋面比较软,所以要获得更好的效果还是拉紧鞋带吧。球鞋为中低帮设计,脚踝保护差强人意,有伤的球友可以考虑带护踝;得益于一大块仿皮革贴片(暂时先这么叫吧),后跟的支撑做的不错。 鞋身多用热熔材料覆盖,鞋帮处有海绵填充,总体感觉实实在在。 补充:前掌有一小块突出作为防侧翻,边缘有李宁的小LOGO,我在穿了3个月之后才发现,所以感觉意外的精致。 3.缓震 190cm 86Kg 中距离:内线:突破 4:4:2 使用李宁当家的云缓震科技,可以说是我体验过的国产鞋里面最适合我(注意这个措辞#(滑稽))的科技了。相比于boost太软影响启动速度(并且贵)和ZOOM耐用性不高(并且贵)的缺点,云缓震在突破室外时候给予脚掌的反馈十分清晰明白,贴地感十足,不拖沓。跳跃落地之后,无论是前掌着地还是后掌着地都会有良好的缓震效果。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鞋屁股比较宽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落地的稳定性。 4.防滑&耐磨 可以看出全城5鞋底的大部分都是能够着地的,个人很喜欢这样的设计,虽然保守,但是稳定性极佳。前掌前部有一段明显易弯折设计,有利于突破的加速,李宁LOGO和韦德LOGO次序排列,增加了底纹的多样性。鞋底纹路采用分区设计,问路较粗,适合室外作战。中间一块黑色TPU抗扭转,如果换成是碳板会不会更好看一点?总的来说,全城5的防滑够得上中的水平。身边一位爱突破的朋友说这双鞋太滑,我有时也在急停的时候打滑过,看来在抓地力方面还需要打磨。 多说一句,我的鞋基本都是左脚前掌磨得快,倒不是因为爱突破,只是因为投篮过后左脚有一个习惯性向前蹭地的动作。。。 纹路较粗,给人一种耐磨的感觉。我常年打油漆地,体重也算重了,一星期大概4、5天都在打球,这些穿了大半年才磨成这个样子,我已经比较满意了。什么?你说后跟那块磨损大?走路八字脚不可以么。。 5.总结 全城5是一款在300元价位上性价比极高的一双鞋,如果直说优点显得有点不客观,现在着重说一说瑕疵。 脚趾保护不到位。前面我说的那位朋友打球时不小心踢到了别人的脚后跟,导致大脚趾脱落。。我在实战之后也有大脚趾淤血的情况发生。可见保护做的确实不到位。如果你经常在内线搏杀,被人踩到的几率会很大(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泪)),而这薄薄的一片热熔材料起不到实质的保护作用,还不如nike的编织材料有效果。 前掌略宽。尽管有内靴,我的脚也挺宽,但是前掌包裹依旧不理想,空荡荡的。这貌似也是国产球鞋的一个通病,目的是为了迎合国人脚掌宽而肥,脚背高的特点。所以实战的时候,一定记得穿毛巾袜,我一般穿李宁的,虎扑上貌似常有22左右一双,买来穿不心疼。 防滑亟待加强。如果打室内,我还是选择穿阿迪耐克,这一点不服不行啊。 尾巴:我恍惚觉得,现在打球的小朋友条件真是不错。Nike、Adidas、Aj各种款式应有尽有,当初aj11妇科的时候,就有一大堆穿着实战的。回头看看我们这个年龄段的,简直就是为国货代言的,不图炫酷,就是图个实实在在。遥想当年,第一双球鞋还是“QiaoDan”,更没有考虑“缓震”“包裹”一系列略显矫情的事情,嘛话不说就是干。那时候,我们打球不会想脚下的鞋子会不会被人踩坏,不会想身上的戴装备够不够多,那种纯粹的感觉依然能够激起我心中的感动。 时至今日,各种科技运用到球鞋上,各种名词花样繁多,各种巨星代言现身说法,我们已经很难去判断一双鞋是不是真的有广告词上说的那么好了。全城5给我的是一种踏实的感觉,从外观到性能,它无法给你那种“穿上就想去实战”的感觉,仅仅是尽力而为,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回到球鞋本身,全城5的云缓震给我的是惊喜,也许等它报废之后我会再选择一双搭载云缓震的球鞋。 尺码选择:nike 45 adidas 45 2/3 这双依旧是45 2/3,记得买的时候网页上写着45.5,反正选一个比休闲鞋大半码的尺码总没错。 适合人群:对于突破急停不那么依赖的球友。如果体重小(70Kg以下?)可能有点踩不开,慢慢打就是了。

目评pg3与whynot3(萌新上路大神勿喷)

实锤nike狗屎设计师,第一组为pg3,没有任何新技术加入,翅膀缩小一倍,感觉质感也很粗糙,图示配色为nasa联名,连联名都是这个质量可见其他的ep或者gu… 相比之下why not2就显得很有质量了,从aj30开始air jordan的设计师就在实战性能方面下了苦工,目测来看,胜似pg1的后跟带来了足够的支撑性稳定性,鞋提上是威少签名,中底累类似使节8的碳板设计在抗扭转方面也是讲究的不行,鞋底采用多个小圆拼接而成,仔细看会发现鞋面尺码设计在了后跟位置,可以说是很有心机的小细节了,鞋面估计也是用到了类似于battle knite之类的鞋面材料,这几年钩子的鞋面才是真正的杀手锏,初步观察鞋面中部也有类似于动态包裹系统的设计,why not2想必也一定继承了一代近乎变态的包裹性,而复合材料的运用,也会让这双鞋摆脱洗脚盆的美誉了,至于压轴的缓震方面估计是常规的前后掌zoom aor加flightspeed的招牌设计,总得来说,whynot2第一眼就给人一种性价比超高的感觉,确认过眼神,比他基友的pg3好了不知道多少,这么看来aj33的颜面何在!所以与其傻逼兮兮的跟风去买什么aj1还不如放眼同样值得关注的实战鞋系列呢,更何况颜值方面本来就不低,剩下的就交给配色师啦!以上为根据图片浅谈猜测一下,等到发售时笔者入手之后再进一步测评啦,结尾撒花。

欧文5 TACO 初测

塑胶地打篮球3-4小时 走路2天(8小时左右)本人身高172体重156~160斤 打法8突2投型野球手 先说鞋底:文5鞋底抓地力相当变态,可以说比欧文4好,因为欧文4鞋底是需要把鞋底的小点点抹掉才行,文5有种欧文3的变态抓地力! 耐磨有待考证,但是有XDR我还是比较放心 中底科技是这双鞋的重头戏,把后掌气垫变为前掌面积很大的Turbo ,能因为气垫形态改变而让“Nike Zoom”名称有所变化的鞋款,真的是寥寥无几,可见耐克对欧文以及这项科技的重视。官方宣称说,这块气垫,覆盖了整个前掌区域,并且做出了相应的切槽设计,让气垫的弯折能够更加灵活,满足欧文在赛场上需要的灵动感和场地感。但是我真实的感觉是,这块气垫需要磨合期,因为我觉得气垫让我感觉不到场地感,甚至启动有些拖沓!我一度怀疑自己穿的是詹姆斯的球鞋?我体重有将近160斤的只有172个头的小钢炮啊!后掌方面有些硬,但是侧面跟欧文4一样都会有折痕,应该穿几次就会踩软一点。 最后说鞋面,整体的支撑很好,但是我发现鞋带是怎么都系不紧,因为这个前掌的盖子加上飞线的设计让前掌空隙变大,并没有更紧,但是我第二次穿这个问题就好很多,所以我说这双鞋和欧文4一样也需要磨合,因为不跟脚是个领我头疼的问题。总得来说应该是欧文最好的一代了,只是需要磨合期,有啥问题我会在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