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球鞋对比评测#勒布朗 1代 V.S 13代

99

深夜继续球鞋评测,本次采用对比评测的方式来呈现给各位读者,评测对象是“詹皇”勒布朗詹姆斯的签名鞋Air ZOOM generation和LBJ13,一头一尾两双鞋子,恰恰见证了詹皇的岁月变迁和球鞋历程。从03年进入联盟便顶着“天之骄子”的光环不断地刷新着各项记录,到09年充满争议的“The decision”将天赋带到迈阿密和好兄弟韦德、波什组成三巨头四年内两夺总冠军,再到14年夏天重回家乡阿克伦并且在16赛季总决赛1:3落后勇士的情况下实现大逆转,为克利夫兰打破40年没有体育冠军的魔咒迎来破茧重生。一路走来充满艰辛和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詹姆斯是这十年来NBA最具有人气和话题的球星之一。四届常规赛MVP、三届总决赛MVP、两次全明星赛MVP、三次总冠军、两次奥运会冠军、10次NBA第一阵容、以及数不清的各种 “最年轻”记录。即使众多众多荣誉傍身,也不断的有质疑的声音始终伴随着詹姆斯的一切,不论是他的“螃蟹步”四步上篮,还是诟病他中投不准、三分打铁,或者质疑他当初背叛家乡跑去迈阿密组团争冠军,可以说从初入联盟到现在的十几年这些质疑的声音从未中断过。而詹姆斯却将种种质疑化为自己不断进取的动力,直到16赛季总决赛在1:3落后的情况下,之前从未有球队总决赛在这样情况下能够逆转翻盘,正当舆论一边倒的认为勇士将实现卫冕并创造新的王朝之时,詹姆斯却在重压之下不断的挑战自我,在G5、G6两场中连续拿到40+,最终将比赛拖入抢七并实现大逆转,在赢得最终战的一瞬间,詹姆斯倒地痛哭,经历了抱大腿夺冠军的质疑、承受着家乡百姓期盼打破40年无冠的期望等种种压力,这一次名正言顺的替克利夫兰拿到总冠军使得压在他心头多年的郁结终于释放,看着他跪地大哭无不令人动容。套用张公子的一段话来形容,我觉得再合适不过--“他不是没得过总冠军。2012和2013年的表现,不可谓非统治级。但那两个总冠军,是他的,也是迈阿密的。他背后,是帕特-莱利的巨大影子。六年前,他就像是戒灵或达斯-维德,去迈阿密拿了戒指,也攫取了莱利的本领。然后回到克里夫兰,用他自己的话说,“灌输了赢球文化”。他让特里斯坦成为了篮板魔,让JR史密斯变得成熟,让欧文成为了总决赛杀手。他自己拿到了这个冠军,就像解开了一种诅咒。2009年科比夺冠时,搓手笑得像个小孩子,因为他终于得到了离开鲨鱼后第一个冠军。2016年对勒布朗而言,也是如此:他兑现了自己对克里夫兰的承诺。一个诅咒被解封了

而作为联盟近十年的标杆人物之一,詹姆斯也以他劲爆的身体素质、全面的身手、成熟的性格和情商而备受推崇。受益于宽广的篮球视野和超高的篮球智商,初入联盟视詹姆斯便经常客串组织后卫,梳理和组织球队的进攻,因此新秀赛季的詹姆斯就交出了场均20.9分、5.9次助攻和5.5个篮板球的全面数据,到了2006赛季,詹姆斯更是交出了场均31.4分、7.0个篮板、6.6次助攻的统治级数据并且第一次打进总决赛,虽然第一次总决赛之旅铩羽而归,但是那段邓呆呆拍着詹皇肩膀说的那句“未来是你的”(估计8年后的詹姆斯真想指着邓肯大声说“骗子~”)也代表着人们对詹姆斯的未来充满着无尽的期许。而后续的故事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从克利夫兰到迈阿密再回到克利夫兰,六次总决赛,三个总冠军。詹姆斯也从当初的青涩少年变成了谢顶男人。而詹姆斯的打法也随着年龄的增长、球队的变换、位置的调整等因素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初入联盟时依靠篮球视野和轻盈快速的打法充当球队的的组织后卫\小前锋到迈阿密时增重不断磨练低位技术担当球队的大前锋\小前锋再回到克利夫兰减重增加外围投篮比例同时提速推反击主打小前锋,这一个轮回在詹姆斯身上,既是因为球队不同的需求,也是因为詹姆斯勤勉刻苦的态度和全面的身手所造就的。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一个不断在完善自己、到了这个年龄段还在涨球的詹姆斯。

而伴随着詹姆斯打法的不断变化,他的球鞋的设计、配置的组合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和调整。从前三代的轻盈灵动,到第四代霸气登场,再到第七代开始全掌大气垫的引入,詹姆斯的球鞋风格越来越向内线发展,这也迎合了詹姆斯越打越向里的打法特征。而到了第十二代和第十三代,,随着詹姆斯回到克利夫兰并且开始减重增加外围投篮比例重拾小前锋打法,他的球鞋也随之改变,不论是鞋面还是中底,少了些许沉重厚实,重新多了些小前锋的轻灵,但是和他早期的球鞋相比,又具有着雷霆万钧的王者气质。而本次进行对比评测的两双球鞋,就着眼对詹姆斯早期和现在的球鞋风格进行的对比。历经十三年前后,对于一款签名鞋来说,不论是球鞋设计理念、鞋面和中底技术、球鞋重量乃至价格等,这些横向因素的构成都成为了笔者此次挑选这两双鞋进行对比评测的原因。作为历史上第二位高中状元(第一位是乔老爷钦点的夸梅布朗),詹姆斯早在高中时期就显露出了无穷的篮球天赋,所以也自然成为了各大篮球鞋品牌商追逐的对象,而NIKE虎口夺食般以7年9000万美元的天价从ADIDAS手中签下了詹姆斯的球鞋代言合同,也注定了詹姆斯非同一般的商业潜力和巨大价值。而作为一个第一场职业比赛变穿上自己签名鞋的球员,历经13载和耐克的精诚合作,詹姆斯系列的签名鞋也早已成为了耐克在篮球鞋市场上高端鞋款甚至是顶级鞋款的代言人,各种顶级科技和设计理念集于一身,无愧于皇帝的称号。而Air zoom generation作为詹姆斯的第一双签名鞋,直到现在仍被许多球鞋发烧友认为是詹姆斯系列中最美的一双,而且对于中国市场而言,第一代的主场配色也是在中国第一次进行篮球鞋限量发售从而引起大家排队的鞋子,笔者至今仍记得在北京王府井东方新天地NIKE旗舰店大家彻夜排队抽签买鞋的场景,也是开创了在中国排队抽签买球鞋的先河。而作为詹姆斯的第十三代签名鞋,LBJ13经历了这个跌宕起伏的夺冠赛季,见证了詹姆斯替家乡拿回总冠军的美妙时节,虽然在季后赛和总决赛詹姆斯并没有穿着它打球,但是作为2015-16赛季詹姆斯穿着最多的球鞋,其历史意义也是不言而喻。

言归正传,先分别介绍下这双两鞋的球鞋配置, Air zoom generation(以下简称LBJ1): 中底:前掌扇形ZOOM AIR+后掌AIR SOLE; 防扭转:延伸至前后掌的大碳板; 鞋面:皮质鞋面+Sphere内靴; 购入日期:03年12月; 购入价格:1299元。 Nike Lebron 13(以下简称LBJ13): 中底:前后掌六边形Hexagonal Zoom Air; 鞋面:Hyperposite发泡鞋面+FLYWIRE飞线技术; 防扭转:轻质TPU; 购入日期:15年12月; 购入价格:989元。 笔者身高1米84,体重80公斤,每周最少两次球,每次三个小时左右。经常活动的地点还是家附近的塑胶篮球场和室内木地板场地。打法偏内线突破(因为没篮子),作为左撇子,个人习惯从右侧三分线向内突破或者在右侧三秒区要球三威胁。酷爱防守,无论一对一单防还是联防都爱到不行,打全场喜欢下快攻(因为真能跑)。因为笔者的打球风格比较追求身体对抗而且每场球都跑的很多(我是真的爱防守而且要跑快攻),并且突破第一步通常比较快,步幅也比较大,所以非常在意球鞋的启动和贴地感,因此对球鞋的重量和缓震要求比较高,即鞋子不能太沉从而影响速度和步伐,缓震也不能太软太塌陷,因为鞋子太软容易导致启动吃力,而且会消耗更多的体能。要做到重量和缓震的平衡的确看起来确实难以兼得,因此要做到上述的要求则更为难上加难。接下来,送上我的球鞋评测,依旧是满分10分制。 外观:LBJ1:10分 LBJ13:8分 作为“少年天子”詹姆斯的第一双签名鞋,LBJ1动用了三个声名显赫的设计师Tinker Hatfield、Eric Avar和Aaron Cooper联合设计,这使AIR ZOOM GENERATION诞生之初便拥有了高贵的血统。而这双鞋子的灵感来源——悍马H2则是詹姆斯自己的第一辆车,鞋身模仿了H2的霸气的外形但又不失复古,鞋子侧面大大的SWOOSH标志配合着圆润的鞋身和鞋头充满了80年代AF1的复古球鞋的影子,而鞋底的大波浪并上翻到鞋头的设计则参考了悍马H2的车灯,后跟镜面TPU的设置为鞋子增加了不少格调,但是镜面容易被划花的缺点也同样存在。鞋舌部分印有“LEBRON”的名字和字母LOGO,也是早期鞋子才有的特点,在4代以后就设计成新的狮王LOGO了。而印在鞋舌部位的老鞋标充满着浓浓的复古味道。可以说LBJ1的整体风格还是非常偏向于后卫鞋的设计,没有太多繁冗的科技,就是简单的前掌ZOOM后掌SOLE,再搭配大面积碳板,轻盈简洁但是用料十足。考虑到那时的詹姆斯体重较轻,而且打法也以下快攻暴扣和持球外线组织发起进攻为主,这双LBJ1也反映了那时的詹姆斯的打球风格。 而作为詹姆斯回到克利夫兰的第二双球鞋,LBJ13延续了LBJ11 和LBJ12的充满金属机械的设计风格,鞋面大面积的使用了Hyperposite发泡材料作为支撑,就像一名斗士所穿的铠甲,修长的鞋身,鞋帮的两侧高耸的脚踝支撑无不印证了这双鞋子的战斗属性。脚踝部分印花般的Hyperposite材料十分显眼,反倒是詹姆斯本人的细节在这双鞋中体现的很低调,除了在鞋舌处有他的本人签名以及在后跟处不太显眼的LJ两个大写字母和鞋提的王冠标志外,也只有鞋底有些关于詹姆斯的个人的一些细节描写了。反倒是耐克的大LOGO占了鞋头很大的一部分。如果说LBJ1 是用料十足低调奢华,那么LBJ13无疑就是各种高科技的堆砌了,这也反映了经过这十三年的发展,詹姆斯的签名鞋早已成为耐克可以比肩乔丹每年新出的正代球鞋的待遇,各种高科技皆用于身。而随着詹姆斯打法的再次调整,LBJ13则减少了前几代尤其是7-10代鞋子的内线沉重感,代之以锋线球员应有的凌厉,既减轻了重量,但是依旧看重保护。 原本外观这种事情就属于见仁见智,但是LBJ1作为詹姆斯的第一代篮球鞋意义非凡,再加上原本就经典的复古设计十分百搭也颇受欢迎,所以这次笔者偏心的给LBJ1打了10分,考虑到LBJ13和前作LBJ12外观的趋同性,因此给LBJ13打了8分。

脚踝保护: LBJ1:8.0分 LBJ13:9.5分 如我此前的文章反复强调的,对于高帮鞋和低帮鞋的脚踝保护一直都存在着各种争议,传统观念上认为高帮鞋能够更好地保护脚踝,同时也会牺牲了更多的灵活性为代价。但是经过各种数据的统计和研究也显示,脚踝的受伤几率和球鞋高帮低帮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脚踝受伤与否的原因是多样的,从职业选手的角度来讲,更多的和脚踝力量的强弱、赛前的固定和护踝是否打好、热身是否充分都有关系。ZK4和ZK5这两双经典鞋同样是低帮,但是科比也没有因为低帮鞋而脚踝受伤,相反穿着ZK4和ZK5拿到了职业生涯最后两个总冠军。针对詹姆斯能里能外的全面身手、脚步发力十足并且第一步快的特点,LBJ1和LBJ13都做出了相应的设计。出入联盟时的詹姆斯,打法还偏向行进间突破和快下反击,因此鞋帮的设计还并不高耸,更像是一双中帮鞋,脚踝的保护更多的是依靠皮质鞋面和脚踝处海绵的支撑。到了LBJ13的时候,其打法对比初入联盟时,增加了冲向内线的搏杀和低位单打(但是相比热火时期,詹姆斯现在的低位单打还是减少了一些),考虑到詹姆斯年龄的日益增大,为了提高保护性,从对比图中我们可以看到,LBJ13比LBJ1的鞋帮高了不少,脚踝处更是增加了大面积的Hyperposite材料用来对脚踝保护进行加固,在侧面支撑这方面,LBJ13的表现十分出色。而LBJ1的鞋带眼共有7个,如果穿到最后一个并系紧鞋带的话,可以感到十足的束缚感,但是不影响脚踝的舒适体验。而因为发泡材料的使用,LBJ13的鞋带眼虽然只有6个,可是一旦系紧最后一个的时候就特别磨脚踝,笔者强烈建议穿着LBJ13打球的时候尽量穿高帮袜。因此,在脚踝保护方面,LBJ1更适合外线或者对脚踝保护要求不那么高的后卫球员,而LBJ13的脚踝保护和适用范围则更广泛。LBJ1的脚踝保护我给8分,LBJ13给9.5分。但是如我以往所说,其实真要是想保护好脚踝,还是建议大家一要做好热身,二是尽量戴上护踝,三是平时就要加强脚踝的力量锻炼。

鞋面支撑: LBJ1:8.5分 LBJ13:9分 笔者最想对比的就是两双鞋的鞋面支撑,是否过去的皮质鞋面带来就支撑性不如现在的轻质鞋面的支撑性。诚然从现在的球鞋工艺的角度看,皮质鞋面显得重量大而且透气性差。而自从2008年耐克推出飞线技术在HYPERDUNK08的横空出世,各大球鞋厂商对于鞋面形态和编制手法都经历了不断地更新和改进,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如何提高鞋面的使用寿命也同样推进着各大品牌的不断竞争,而不论是耐克的FLYWIRE\HYPERFUSE、FLYKNIT技术还是阿迪达斯的Primeknit技术等,花样繁多,名称各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核心技术就是将多种复合材料(合成材料作为支撑底层,轻质透气的网格,TPU 薄膜作为表皮)通过热熔压接在一起的复合物或称混合物。这种热压融合使多层材料产生了超强的机械结合,并将塑料通过高温烫印在织物网面的鞋面上,通过不同的线条形状来实现具备的加固和整体的张力并大大减轻了球鞋重量。虽然说这种轻量化技术已经成为了主流,笔者认为各大球鞋商更多的考虑其实是从成本上出发,球鞋的价格越来越高,但是相应的鞋面却从价格更高的皮质转为塑料,相信逐利的球鞋商肯定有动力来进行更大力度的研发,这也是不可逆的方向。但是相信有很多和笔者一样的老SNERKERHEAD都很怀念那个球鞋设计百花齐放的时代,皮质的球鞋所带来的手感和质感、哪怕是皮质球鞋散发的味道都令人怀念,而皮质球鞋所带来的那种厚实感和踏实感也不是现在的轻量化鞋面所能够体验到的。而LBJ1的皮质鞋身在那个没有FLYWIRE\FUS技术大行其道的年代就是非常标准的配置,而回到LBJ1本身,不论是鞋头还是鞋身,都可以看到过去经常使用的多重车缝线所做的鞋面拼接工艺,这种工艺的优点就是做工结实,同时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性。但是对比现在比比皆是的一体成型的轻质热熔鞋面,其缺点就是重量和透气性差,而LBJ1的鞋跟使用的镜面TPU真的非常美,就是一打球就避免不了刮花,令人心疼。而LBJ13在鞋头、脚踝、鞋面正面等重要支撑部使用了Hyperposite材料,这种材料的特点是支撑性好而且延展性非常棒,在多次穿着之后这种发泡材料可以对使用者产生记忆,从而能更好的适应使用者的脚部形态,提供更为良好的支撑。因此对比LBJ1和LBJ13,除去透气和鞋身重量的考虑,我认为皮质鞋面的1代和轻质鞋面的13代的支撑性不分伯仲,在实战中,尤其在内线突破和抢篮板时,两双鞋的鞋面都没有因为大幅度的动作而产生大的变形。但是皮质球鞋的缺点就是打过几次球之后鞋面已经有了很明显的皱褶。因此鞋面支撑部分,LBJ1我给8.5分,LBJ13我给9分,多出来的0.5分是给在重量方面。但是实战中可以忽略。

球鞋包裹性:LBJ1:8.5分 LBJ13:8分 两双鞋都使用的都是全掌内靴,其中LBJ1使用的还是Sphere材料的内靴,这种材料现在用的已经不多见了,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一般来说,拥有内靴结构的球鞋会在内衬中构建一层袜状的织物层。这种织物层的组成大多是光滑细腻的弹性材料,如莱卡等。内靴避免了一切可能由于突出的内部缝线索导致的割伤,并使足部感受到更加致密但不失舒适的包裹感。早在90年代耐克就将此项技术广泛的应用于鞋品中。而较之内靴,Sphere虽然听起来新鲜一点,但它仍没有全新科技的血统,早在多年前,耐克就早已在服装领域中应用了此科技,Sphere是一项由严整结构及特殊材料组成的纤维科技,拥有此科技的服装可以营造出耐克引以为豪的“个人环境”。这套技术的核心就在于相连相生的一层凹面。针对不同需求,凹面可方可圆,并由纤维制成。这种技术防止了以往由于大汗淋漓而使服装黏在身体上的不良状况。因为,这些凹面可以创造出一层很薄的空气膜,令身体与服装间保持合理的温度(较热的夏天可保持干爽,较冷的冬天可积蓄热量),并使空气流动。这种空气流动配合Sphere的特殊结构可以加快汗液蒸发,也就是Sphere之所以可以令人保持清爽的原因。但是因为成本控制的原因,现在这种Sphere内靴更多的出现在高端户外鞋当中,在篮球鞋里已经很少运用了。而使用了这种材料的LBJ1,它的舒适性和包裹性对比LBJ13要好不少。虽然都是两双鞋都是内靴从鞋头一直到后跟都有,但是LBJ13 的鞋子前端的内笼设计过宽,再加上鞋带原本在第三个和第四个之间的地方取消了一对鞋带孔的设计代之以一块Hyperposite发泡材料,所以当穿着LBJ13打球时间久了会感觉到鞋子的前段非常空旷,另外可能是因为材质的问题,笔者穿着LBJ13打球的时候,小脚趾有些许压迫感。另外,笔者习惯从从三分线45度角内切和篮下突破急停变相,这两个动作都属于多方向变速运动,对鞋子的包裹要求也非常高,在笔者系紧LBJ13的鞋带之后,球鞋的包裹感并不明显,但是感觉无论是急转急停还是突破变相,整个鞋面尤其是后跟都没有紧紧的贴在笔者的脚上,特别是在突破急停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前脚掌在鞋内的滑动,所以笔者在持球突破的时候更加小心。而对比LBJ1,上翻的鞋头设计在笔者在启动时、尤其是在侧滑步和交叉步等大量的横向移动时表现非常平稳,能够很从容的连接到下一个动作的启动。相比于LBJ13大量的发泡材料的外置保护, LBJ1使用的传统材料结合内靴的表现似乎更好,在做突破和变相等动作时似乎LBJ13的侧重也更加偏向于保护而不是包裹性。对于LBJ13可以称道的是,在大脚趾的地方额外设置了一层保护膜,在大脚趾被踩到的时候可以提供保护。对于包裹性方面,LBJ1我给8.5分,LBJ13给8分。

鞋底耐磨性:LBJ1:8.5分 LBJ13:8分 LBJ1雖然使用的就是普通橡膠(那個時候XDR技術還沒有在籃球鞋當中普遍使用),但是鞋子的耐磨性非常出色,雖然筆者穿著實戰的次數也有20多次,但是從圖中可以看出,整個大底的紋路依然清晰,也就是後掌外側的紋路就有輕度的磨損,筆者的打法因為內切突破而且喜歡轉身急停,所以受力點也集中在前掌內側和後掌外側。而LBJ13的耐磨性則表現的中規中矩,筆者買來之後打球也將近十多次,除了鞋頭部分和腳後跟部分有一定的磨損之外,鞋底的整體耐磨性是非常不錯的,不過鑒於水晶底的特殊性,對於如果沒有XDR配方的球鞋還是盡量在木地板和塑膠場地打球吧。為了讓鞋子壽命長一點,LBJ13這種鞋只用在內場就好。不過当时我的LBJ1可是塑胶和水泥通吃啊~~~考虑到鞋子能艹这么多年,再对比现在的不少鞋子娇贵的鞋底(没错我说的就是ZK10和ZK11)。鞋底耐磨性LBJ1我给8.5分,LBJ13我给8分。

鞋底抓地力:LBJ1:9.0分 LBJ13:7.5分 考虑到初入联盟时詹姆斯虽然身为锋线球员但是快速轻灵的打法,时常要在外线大范围移动甚至要推快攻,所以为他设计的鞋子抓地力必须要强。LBJ1使用的是传统人字形大底纹路,虽然不同于原有的密集型人字形大底纹路,但是鞋底的设计借鉴了悍马H2轮胎的纹路设计,所以LBJ1的鞋底抓地力十分出色,笔者在之前的评测里也提到过家附近的室内篮球馆常年没有人打扫,落灰很多,曾经也因为穿着ZK5打球一场球滑到5次(不是黑ZK5,而是我们场馆落灰太多),但是穿LBJ1时无论突破和急停变相,完全不怕场地打滑。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大底人字纹的成熟设计以及借鉴了悍马H2轮胎纹路能够提供强大的抓地,另一方面是LBJ1的纹路很深,确实不容易吃灰。值得表扬的是鞋底设计的细节,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在鞋底的前掌和后掌,设计了一排凹槽,据说是借鉴了悍马H2的车灯的设计灵感,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设计,它保障了脚底发力够牢牢的的吃住劲儿而不打滑,尤其在快速向后挪动的时候,这种凹槽设计可以大大提高鞋子的稳定性。而反观LBJ13,由于大底的纹路受到了Hexagonal Zoom Air六边形独特的突起的影响,使得LBJ13在实战中外底接触地面的面积并不大。而即使是在接触到地面的这些面积不大的外底上,由于直线条纹路的运用和过于细小的纹理也很难带给LBJ13出色的抓地力。而且LBJ13的外底外侧边缘没有采用额外的抓地辅助,即使是在场地干净没有什么灰的场地,LBJ13的表现都不敢恭维,不论是变相和急停都有过数次打滑的现象。因此对于球鞋抓地力方面,我给LBJ1:9.0分,给LBJ13:7.5分。

中底稳定性:LBJ1:8.5分 LBJ13:8.5分 从图中可以看出,LBJ1使用的是大面积碳板,其特点就是轻量化而且延展性好,而LBJ1的碳板延伸到了前掌大部分和后掌部分。在实战中LBJ1也体现了良好的中底稳定性和抗扭转能力,碳板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为了更直观的将碳板呈现给大家,我特地在网上找了一张解刨图供大家参考。而LBJ13的中底稳定性让我十分矛盾,一方面是足弓放置了大面积TPU板,同时将TPU延伸到了鞋子的中底外侧,大大的增强了鞋底的稳定性。但同时,因为Hexagonal Zoom Air六边形的突起过于明显,使得笔者在穿着时总有没有完全贴地的感觉,尤其是在起跳落地时,这种突起的感觉更加明显,所以说对于LBJ13的中底稳定性是一种很矛盾的感受。值得表扬的是,从图片中可以看到,与笔者穿着的HD08和Jordan FLY WADE2 相似,LBJ13在前掌外侧和后掌后跟部分进行了延伸和外包设计,增大了球鞋的受力面积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球鞋稳定性,尤其是突破的时候感触更加明显。考虑詹姆斯劲爆的身体素质,对于动不动就走起螃蟹步往内线硬凿时对于足底的稳定性考验很大,而对于球风刚猛雷厉、但是年龄逐渐增大的詹姆斯来讲,球鞋的稳定性可能比科技的新颖性更重要和实在。另外,有人吐槽TPU不如碳板显得高端,平心而论,碳板在轻质和延展性方面确实有它的优势,但是在业余玩家打球的时候,普通TPU和碳板的细微区别很难被体会出来。而且中底的稳定性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中底那一快板就能决定的,还要考虑到球鞋的鞋面设计、鞋身的支撑材料的配置等等多方面因素。不过考虑到当年1299元的LBJ1配置了碳板,发行价高达1599元的LBJ13只配置了TPU,我只能对耐克呵呵了。对于中底的稳定性,LBJ1我给8.5分,LBJ13也给8.5分。打个平手。

鞋底缓震性:LBJ1:7.5分 LBJ13:9分 LBJ1的中底缓震采用了前掌扇形ZOOM+和后掌AIR SOLE的搭配,不用说放到现在,即使是在当时也不是高端的球鞋配置,我认为可能是当时的詹姆斯尚且年轻,劲爆的身体素质对于球鞋的缓震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另外耐克方面也在试水市场,看看消费者对于詹姆斯签名鞋的接受程度和销量,所以AIR SOLE这种古老的缓震技术只在LBJ1上面出现过,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在詹姆斯的签名鞋当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LBJ13,这种形态的缓震最早出现在AJ20上,那时候叫做I.P.S技术,其原理是运用同一个受力点上面不同密度材质之间的差异来实现缓震,其本质还是属于物理缓震的一种,其后在克里斯保罗的签名鞋系列中进化成了Podulon减震技术,但是换汤不换药,本质没有变。一直到了LBJ12,开始出现这种形态类似于IPS和Podulon的Hexagonal Zoom Air,这种形态的Zoom Air的使用原理很简单,在Zoom Air内部加压的空气单元中,交织着许多拉紧的弹力纤维。在遇到压力后,纤维会释放张力,随后迅速恢复到原始状态,为需要在训练中快速变换步伐的训练者提供反应力。并且为了解决灵活性问题,设计师们将Zoom Air拆分成单个气囊,使鞋子能朝多个方向弯曲。说白了就是通过合理切割气垫,重新分配了鞋子的舒适度和响应速度。而在LBJ12上这种六边形的Hexagonal Zoom Air开始大小不一地出现在中底的各个受力位置,以将性能进一步发挥到极致。在LBJ13身上,Hexagonal Zoom Air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前三后一的排布并没有前作复杂,却更加高效,缓震也更加出色。其中前掌内侧巨大的六边形Zoom Air在蹬地时感受明显,后跟同样变身六边形的Zoom Air在落地时缓震非常有韧性,不拖沓而且反应快。可以说,缓震技术的差别,尤其是具体到气垫技术的差别,是最能体现从一个签名鞋1代到13代的变化了。因此,对于球鞋缓震方面,LBJ1我给7.5分,LBJ13我给9分。

鞋子透气性:LBJ1:6分 LBJ13:6分 LBJ1在鞋头和鞋舌都设有透气孔,鞋内侧也使用了棉质材料,同时Sphere内靴的使用也为鞋子的透气提供了一部分的帮助,但是皮质鞋面的特点就是透气性一般,这点也不能强求。而LBJ13基本就没有设置透气的地方,中底TPU的透气孔也就是摆设。其实坦白讲透气性原本也就不是考虑球鞋性能的重点因素。笔者在穿这两双鞋打球之后袜子也是湿透了,不过笔者本身脚也爱出汗,我对透气性的要求也不高,所以透气性方面两双鞋我都给了6分的及格分。 Air Zoom Generation和Nike Lebron13作为两双特点鲜明的鞋子,见证了詹姆斯的青葱岁月到和王者归来,也见证了詹姆斯从少年天子到皇帝登基的一路过程,从1代到13代,犹如一个轮回。见证了历史,更仰望着未来。

注册或登录get帐号即可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GET-USER-564534  2017-01-02 09:17:03

    中底不应该是其他材料吗

  • GET-USER-289336  2016-12-28 01:43:21

    入手了一双LBJ13,包裹性极好,适合实战。佩服楼主的专业和投入。能写出这么多好文章

  • GET-USER-78384  2016-12-12 23:11:40

    引自 @GET-USER-45343:

    你咋才出现呢😂😂😂

    都不怎么上了

  • GET-USER-569733  2016-12-09 16:16:32

    好,詹1是最爱,妇科必入

  • GET-USER-374756  2016-12-01 08:29:37

  • GET-USER-374756  2016-12-01 08:29:33

    👍

  • GET-USER-374756  2016-12-01 08:29:29

    👍

  • GET-USER-374756  2016-12-01 08:29:26

    👍

  • GET-USER-374756  2016-12-01 08:29:23

    👍

  • GET-USER-45343  2016-11-14 21:49:23

    引自 @GET-USER-445466:

    科普了 必须赞一个

    哈哈谢谢~

  • GET-USER-445466  2016-11-14 21:29:47

    科普了 必须赞一个

  • GET-USER-542659  2016-11-13 11:48:37

    可以

  • GET-USER-440680  2016-11-06 11:50:10

    可以

  • GET-USER-45343  2016-11-06 10:00:23

    引自 @GET-USER-535299:

    同有一代,颜值最高的勒布朗球鞋

    没错!

  • GET-USER-374756  2016-11-03 08:05:44

  • GET-USER-374756  2016-11-03 08:05:39

    好鞋

  • GET-USER-200517  2016-10-26 00:01:40

    厉害👍lbj1都有

  • GET-USER-145722  2016-10-25 00:53:40

    赞赞赞

  • GET-USER-45343  2016-10-24 23:29:54

    引自 @GET-USER-521107:

    从一代到13代 设计理念和方向都不一样的 接触的科技和环境都不一样 才造了一双双鞋 我改天拍一下13首发的sample给你看 略有不同

    没错,所以横向对比同一个签名鞋系类的第一代和第十三代的意义就在于此。从变化中看发展。

  • GET-USER-521107  2016-10-24 23:17:58

    从一代到13代 设计理念和方向都不一样的 接触的科技和环境都不一样 才造了一双双鞋 我改天拍一下13首发的sample给你看 略有不同